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進口茶葉食不安 農委會介入源頭管理開發溯源烏龍茶

進口茶葉食不安

農委會介入源頭管理開發溯源烏龍茶

記者吳鳳瑛╱台北報導
  知名手搖茶飲竟於上周被驗出含世紀劇毒DDT及多項農藥殘留,進入夏季,茶飲料需求量大增,市面上充斥各種手搖茶、包裝茶、茶葉現泡茶,產茶過程、添加物、加工及運送流程的品質管理參差不齊,每年夏季飲料店驗出超標大腸桿菌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衛生安全令人擔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改良場蔡憲宗課長表示,茶葉為具高經濟效益的台灣特色作物,應從農作物源頭就開始進行自主管理、定期抽檢農藥、確保不添加香料並使用臺灣茶葉,對生產者與民眾更有保障。有鑑於此,農委會茶改場率先推出「台灣茶葉產地及安全追溯雲端服務系統(簡稱,台灣茶葉產地網)」,盼創造食安源頭的正向循環,讓民眾安心看得見。
  許多市售手搖茶、包裝茶的茶葉來源為越南茶,政府難以規範越南茶農的種植過程及環境,用藥、汙染源等難被追蹤與管理,而知名茶飲業者出問題的茶葉,即為進口花茶原料,政府確實很難從源頭作管理。有鑒於此,茶改場與烏龍茶業者共同輔導設置單一企業茶菁生產專區,集結合作小農成為專區,遵從種植、採收、加工的標準化規範,相較於過去僅在茶品產出時作一次品質檢測把關,自主管理專區於每個階段自主性的評估、回報。
  除了能標準化整體茶葉品質,更從茶菁→初製廠→精緻廠→代工廠→產品成品端的生產就落實定期回報,並將資料輸入回溯系統,從源頭就開始管理,確保茶農於製茶的每一階段皆遵從安全衛生的管理規範,大幅降低環境污染、衛生條件不佳的可能。

圖:記洋行總經理劉俊北表示,開喜烏龍茶堅持使用台灣茶,從農作物源頭就進行自主管理 左起合作茶農連大慰、德記洋行總經理劉俊北、台灣甲級評茶師黃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