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園藝栽培職訓 培養族人第二專長
記者張麗英/報導花蓮市公所致力推動原住民產業生根,除了透過手工藝研習、協助優秀工藝坊拓展銷售據點外,在行政院原民會經費補助下,以「原生植物」為根基,以原民野菜、傳統禾本植物培植,開創部落產業第二春。
市公所獲得原民會補助60萬元的職訓計畫,將透過五個子計畫,厚植原住民族人對於野菜栽培、包裝、行銷的能力,並經由系統化的人才訓練,增進原住民野菜領域相關技能,繼而創造野菜市場的品牌形象。
市公所連續兩年在華東部落推動景觀園藝設計訓練及園藝(農藝)作物栽培訓練,讓閒置公有地得到最佳利用,市公所原住民行政課長張金蓮表示,公所從去年度輔導華東部落輔導開發公有閒置空間營造菜園花園化工作,激發部落族人主動參與興趣,已將部份閒置空間整理養護略具花園雛型,今年更擴大閒置空間運用,透過景觀園藝設計訓練,以營造華東部落特色,進而輔導部落旅遊訓練,訓練部落居民可從事導覽解說、志工團體、栽種團隊及康樂團隊等工作,以增加就業機會。
市公所引入花蓮農改場專業師資,教導族人農用自然堆肥法、土壤改良與調節、病蟲害認識、生態綠籬建構、自然農法與生態農法、生態有機栽培與堆肥製作、香草自然種植方法實際運用操作、傳統作物選種與農業生態平衡自然農法與農產品用途介紹及加工食品開發等課程。
經過土壤改良,鄰近海邊的華東部落閒置空地,已經長出落花生、茄子、絲瓜、萵苣、紅鳳菜等各類季節時蔬,還有最近復育成功的傳統作物──紅藜也已經結實纍纍,參與計畫的族人也恢復過往的「mapapaliw(換工)」傳統,以集體勞動的方式,共享經濟成果,阿嬤說,現在家裡每天要吃的蔬菜,都直接從田裡拔出來、洗一洗,就可以吃了,無毒又安心。
張金蓮表示,除了將無毒、益於環境的栽種方式與觀念引入部落外,未來還會輔以產銷包裝課程,提昇產業競爭力,讓所有願意友善土地耕作的農友都能有好的行銷通路,增加部落經濟收入。
她說,長期目標則以無毒農產為基礎,搭配產品加工輔導、行銷人才培訓、導入體驗型觀光產業,實現花東產業六級化的願景。
圖:華東部落推動景觀園藝設計及園藝作物栽培訓練,讓閒置空間獲最好利用,促進部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