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病友找回微笑 陳培榕獲醫療奉獻獎
記者吳思怡/報導用心守護後山醫療的陳培榕醫師,今年獲得花蓮縣醫師公會醫療奉獻獎。行醫二十多年,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培榕醫師不僅以頭頸部癌症專業,陪伴病友找回遺失的微笑,更以一顆熱情澎湃的心,真誠為頭頸部癌症病友付出關懷,讓他獲得花蓮縣醫師公會醫療奉獻獎。
在1986年8月花蓮慈濟醫院開始啟業運作,剛升為臺大醫院耳鼻喉科住院醫師的陳培榕主動輪調支援,直到1993年結束住院醫師訓練後,陳培榕深知偏鄉醫療資源匱乏,決定把專業奉獻給花東民眾。來花蓮慈院服務二十三年的陳培榕醫師,頭幾年都是「一人科」,一人從白天門診、開刀、顧病房,半夜接急診病人,同時肩負教導學生的任務。
「耳鼻喉科對頭頸部病變的治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專精於口腔癌治療的陳培榕說,花蓮、臺東地區口腔癌的發生率排名都在全國前五名之內,屬高度發生的地區,所有困難的耳鼻喉科病人甚至70%以上的頭頸部癌症患者皆至慈濟醫院就醫。但因為花東地形狹長,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市區,分布不均,就醫相當不便,減低民眾看病的意願。
多年前,有一位來自臺東縣的病人,走進門診時,右半臉腫大的外觀,讓治療過許多口腔癌病人的陳培榕還是大吃一驚,心想「怎麼會這麼嚴重」。原來這位病人安先生已先到西部醫院做了血管內化學治療,只可惜這非傳統口腔癌治療的方法,並沒有改善病人的病苦。
這位安先生到陳副院長的門診時,嘴巴已無法張開,發病部位裡裡外外都是腫塊,單從外觀的嚴重度看去,一定會讓人覺得沒有希望了,但是病人才約五十多歲,還很年輕,陳培榕心想,應該還可以再「拚」一下。但在進行外科手術時,因安先生腫瘤面積很大,上緣幾乎已近眼睛部位,因此不僅右半邊臉,整個嘴巴、牙齒、鼻部全部切除,接著整形外科重建手術,歷經十五小時才完成。
經頭頸部腫瘤團隊一連串的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為安先生保住生命之後,接著開始朝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方向努力,整形外科醫師王健興經多次重建,幫安先生做了一個「嘴」,如今安先生已有正常功能的口鼻,飲食、語言溝通都不成問
題。陳培榕說,這個艱難個案不僅讓團隊很有成就感,看到安先生展露笑顏,醫療團隊也跟著開心。
守護花蓮民眾「微笑」二十多年的陳培榕,也在花蓮落地生根;除了固定看診之外,對醫學教學一直很有熱忱的陳培榕,也在2010年,整合了泌尿科、整形外科及耳鼻喉科醫學會,進行國內首次的專科醫師大體模擬手術訓練課程,陳培榕更投入基礎醫學教導,擔任慈大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教師,在醫學生的基礎學科,授予耳鼻喉學科的專業知識,為醫學教育傳承努力。
除了醫院門診,陳培榕甚至每星期一次南下,為花東南區耳鼻喉科、頭頸部癌症患者就診及進行後續門診追踨,使花東民眾有了可近性更高的醫療照護。現在的陳培榕,不僅桃李天下,更幫助了許多頭頸部的癌症病人找回健康,對於獲得花蓮縣醫療奉獻獎,陳培榕表示,幫病人尋找病因,改善病人的病苦與生活品質,這些都只是做一個醫師的本分事,談不上「奉獻」。
圖: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培榕醫師。
圖:陳培榕醫師不僅為病人看診,也肩負教導學生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