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部落產品多元化 太巴塱再現紅糯米風采

部落產品多元化 太巴塱再現紅糯米風采
 記者謝予恩/報導
  為開發太巴塱民族作物利用價值,積極推廣紅糯米多元化產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20日(四)在光復鄉光復鄉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辦理光復鄉紅糯米加工利用班,來自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成員、部落農業產銷班及紅糯米原住民農友踴躍地參與本次教育訓練,農友滿載而歸。
  黃場長於開訓表示,原鄉位於偏遠地區,有天然阻隔之自然環境,水源獨立,受到外界的污染較少,發展有機農業是最適合不過了。而且,台灣西部採用大面積栽培,產量高,原鄉農產品難以與之競爭,因此發展有機農業是一項出路,除了產品訴求安全、衛生、無毒的農產品外,黃場長更強調發展在地的特色,才能在市場上走出屬於自已的路。
  紅糯米屬於太巴塱阿美族傳統作物,為阿美族傳統節慶祭典或招待至親好友時享用,因營養成分豐富,亦是重視養生的現代人絕佳補品。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那麼好理事長表示,目前種植紅糯米已不局限在太巴塱部落,其他地區也有生產及銷售,市場上產品的同質性越來越高,有必要再開發紅糯米二級加工產品,分散行銷風險,未來新產品將結合在地阿美族文化活動,帶動週邊產業發展,邁向具有原住民特色的三級休閒農產業。
  本次訓練課程主軸為紅糯米的加工利用,上午安排加工利用的理論,內容包含甜酒釀及米酒之加工原理、米穀粉加工概論;下午則是安排加工技術實作課程,包含甜酒釀、釀酒及餅乾等製作。講師均由該場研究人員擔任,本次邀請雜糧特作與加工研究室之食品加工所有成員,由邱淑媛博士率領團隊全力配合,師資堅強。參與本次訓練課程的農友非常踴躍,學員與講師互動熱絡,學員均表示獲益良多,並給予該場肯定。
  除積極開發紅糯米多元化產品,提升特色作物利用價值。另紅糯米在太巴塱部落已種植多年,田間混雜情形十分普遍,該場近年來亦積極研究紅糯米純化試驗工作,成效卓著。未來農改場仍會持續輔導原民作物品種改進、栽培技術改善及加工利用等試驗研究及辦理訓練講習,重新賦予產業新生命。
圖:部落族人踴躍參與紅糯米加工教育訓練。

圖:羅桂英農友親自操作米餅乾原料混合。